12月15日,第四届手机塑胶外壳论坛在深圳举行,来自业界600+手机塑胶结构件产业链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,共话手机塑胶外壳现状及未来。
中塑作为通讯领域专业的工程塑料供应商,受组办方特邀出席了本次论坛,向广大与会者作了关于加硬PC在手机塑胶外壳上应用的专题报告,同时也展示了手机、平板、智能设备等终端产品专用级别的特种PC 、PC/ABS、PPA 和LDS 、IMT及NMT工艺专用的创新材料,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及赞许。
加硬PC,手机后盖材料新宠
随着5G通信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熟,对手机硬件材质的选择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。由于金属后盖对信号屏蔽性强,另外金属后盖难以让手机实现无线充电的不足,使得玻璃、陶瓷、复合板材等非金属新材料、新工艺成为手机设计师的新宠,但其加工工艺复杂、产能低下成为行业瓶颈。
因此,改性加硬PC应运而生,将为手机后壳设计、工艺提供更多的选择。
塑胶外壳受到越来越多手机厂商的青睐。在质轻价廉又有高颜值的前提下,手机外壳如何避免因自身质地较软而易被刮花的弱点,加硬这一工序解决了关键性的问题。
加硬PC硬化原理介绍
加硬PC通过注塑压缩成型,在素材表面作硬化涂层处理(Hardcoat ing),后工艺硬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。通过淋涂、喷涂、浸涂等涂覆方式在产品表面涂装一层涂料,经加热或紫外(UV)/照射电子线(EB)照射固化后,在其表面生成一层微米级的功能涂层膜,以达到增强产品表面硬度,改善产品耐刮擦效果的目的。
高硬度PC工艺流程:
高硬度PC适用压缩成型技术,增加注塑部件的流长比,在光的折射上获得良好的效果。
注塑压缩成型工艺
加硬PC 材料与铅笔硬度对比
目前,无论是普通PC还是超硬PC料,其素材表面硬度基本上都是不能完全满足手机使用需求的,需要通过后工艺加硬处理达到更高的硬度。综合考虑最终的使用效果,不同手机品牌对手机塑胶外壳的表面硬度会有不同的标准,大概在2~5H之间。
塑胶表面硬度的界定,主要通过铅笔硬度(又称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)来表述。按工业标准,铅笔笔芯的硬度分为13级。
中塑高硬度PC材料,素材表面铅笔硬度可达B-1H级,后工艺加硬处理后可达3-5H!
注:后工艺加硬值与涂层膜厚及硬化液或硬化工艺有关,不同的硬化液与硬化工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。
中塑针对3C产品开发的加硬材料具备更好的低温成型性(流动性)、高抗冲击性、耐化学性优等特点。
典型规格如下:
型号 | 产品特性 |
3010-B | 素材表面硬度B,后工艺加硬至1~2H |
3010-F | 素材表面硬度F,后工艺加硬至2~3H |
3010-H | 素材表面硬度H,后工艺加硬至3~5H |
中塑加硬PC材料相关典型性能测试结果如下:
◆淋涂(浸涂)加硬后高温高湿测试(65°C、95%RH、48H)冷热冲击测试(-40°C、+70°C、48H):中塑材料无百格脱落、变形、开裂且尺寸变化在0.05mm以内。
◆落球冲击测试:中塑材料表面工艺处理后200g/0.4m落球测试无开裂。
◆弯折测试:压缩成型工艺材料、表面工艺处理后弯折45度无开裂。
注塑透明PC后盖作为一种更低成本、更高效的制品形态,具备更好的冲击强度及耐用性,正引起越来越多传统塑胶厂的关注,将逐渐成为主流的手机后盖方案。
中塑PC注塑手机后盖专用料,可以满足高硬度、低应力和无彩虹纹等要求,得到了越来越多手机终端与模厂的青睐。